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医学规范培训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中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的桥梁,随着来华医学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如何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成为各医-🔥js1996注册登录校不得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然而国内医-🔥js1996注册登录校的临床带教模式千差万别,尚无统一高效的带教模式。自2013年底出台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以来,已为医疗系统培养了一大批实践水平过硬,动手操作力强的医学生,如果将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将会明显推动我国培养高素质医学留学生的进程。此文提出在医学留学生实践教学中应用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设想,为将来探索一种高效可行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实践教学;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
1在医学留学生实践教学中应用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必要性
1.1当前医学留学生实践教学中存在明显不足
(1)留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少由于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以我校为例,医学留学生教育采用四年在校理论学习,最后一年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由于在最后一年中,留学生面临毕业及就业的压力,往往达不到教学要求,而且实践教学多为集体实习,缺乏针对性,实践机会少、实习时间短,留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普遍较差。(2)实践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通常是“一对多”的教育模式,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诉求和渴望,未能形成良性的反馈机制。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每天常规查房为主,一般以教师为中心,缺少对学生的互动和启发式教学,带教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致使留学生缺乏实习兴趣。(3)留学生实习质量缺乏系统考核我国留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方法,医学生实践操作及沟通能力的考核缺乏量化评价的标准,出科考试往往“重形式、轻内容”,造成带教教师和留学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1.2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能显著提高医师实践能力
医师规范化培训于19世纪末在德国开始实施,随着制度变迁以及不断创新,被各国医学界广泛认可[3],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是指医学生在一定时间参加各科室的轮转,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通过合格的要求和严格的考核,学习到某一学科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相应科室在留学生实习中会给学员提供最新的临床理论知识,通过小讲课、教学查房等形式既锻炼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又巩固理论知识,不断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学员迅速建立临床思维[5],是一个轮转、学习、培养、提高、服务、实践的过程。自2013年12月底我国出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以来,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了重大的成果,2016年中国医师协会组织了4万多份住培住院医师问卷调查,其中71%认为自身临床技能得到明显提升[4]。据2018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峰论坛指出,已结业的住院医师已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重视和患者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认可住培模式对医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作用,并将住培合格作为应聘的标准。
摘要:通过分析发现,全科医学生规培目前存在教学师资不足、学生综合知识尚不全面等问题。基于全科医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素质化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给予最大程度帮助。积极开展各种针对性强的培训,使其业务能力进一步熟练,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及临床技能能力。基于目前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提出相应策略,以进一步提升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关键词:全科医生;规培化培训;问题及策略
1全科医学生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
1.1全科医学生来源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参加全科医生培训的医生都是定向招生、免费培养、定向协议保障就业[1]。从生源来看,家庭经济基础较差、农村家庭的学生居多。李丽、赵文龙课题组研究[2],家庭背景、父母教育程度及家庭经济条件对于子女认知能力(语言、阅读、写作、计算和逻辑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包括外向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责任心等)获得有很大的关联。作为全科教育,全科医师是教育主体,应该多了解学生家庭教育背景,多开展一些相关心理教育,消除学生负面家庭影响因素,使学生在全科教育阶段心理健康,积极投身于全科教育学习,努力乐观面对不同情况,提升个人心理素质。
1.2培训中绩效机制和激励机制需要强化
目前带教积极性较差,需健全考核方式,激励带教师资积极性。基层扶持力度较小,规范化培训的稳定性持续性较差。有效的绩效及激励制度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培训的效果[3]。
摘要: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分析我国全科医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地方医-🔥js1996注册登录校为提高全科医生的整体素质,开展了推进“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相衔接”为主要内容的“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使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结合,实现了“双轨合一”的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国家六部委2010年制定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的要求。目前全科医生在数量上仍有很大缺口,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全科医生的整体素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于2012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座谈会”,会议为全面推进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全科医学“5+3”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轨能解决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临床医师从业资格衔接的难题[1]。安徽医科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单位之一,为加快我省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安徽医科大学开展以推进“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相衔接”为主要内容的“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对临床医学(全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与实践,以期为其他医-🔥js1996注册登录校“双轨合一”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1全科医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截至2016年,我国全科医生人数仅为20.9万人。近年来,首批遴选认定的559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393家基地设置了全科专业。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全科医生数量增长仍然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十分巨大的缺口。
1.2全科医生的学历和职称较低
摘要:为了适应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和培养新世纪的合格医学人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了检验医师规培中心,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我们已培养了2批次检验医师。为了更好地培养检验医师,有必要对过去经验进行总结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关键词:检验医师;检验医学;规培教育
进入21世纪来,随着人类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的深入;再加上先进检验仪器和新的检验技术如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质谱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在临床上的应用,医学检验科将会开发出更多的检验项目,它们对人体的健康评估、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和个性化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检验项目由于其专业性强,临床医护人员一时难以理解和应用于临床,这迫切需要即懂医学检验又懂临床诊断的医师型检验人才,检验医师将起到架起检验与临床联系的桥梁作用[1-3]。参照欧美国家检验医师的工作职责,其内容包括督促临床医护人员合理采集标本、各类仪器的校准、检验结果审核及解释、参与临床疾病会诊及接受患者的咨询等服务[4-6]。虽然我国从2003年开始于中国医师协会下设立了检验医师分会[7],但检验医师的培养直到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表现为各省的培训方案存有较大的不同。但共识是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检验医师的必然途径[8]。由于我国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起步较晚,整体上处于探索开拓阶段,远没有形成完整的培训系统。虽然国家卫计委制定了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大纲要求,但细节仍然不详实,各个地方在其框架下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执行[9,10]。江西省从2013年就有了检验医师规培,但实际招生人数少且主要集中于几所大型的综合性教学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作为首批江西省检验医师规培基地,通过完整2批次的规培生培养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力求在未来的规培中改进。现报告如下。
1组织管理
本培训基地于2003年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中《检验医学科专业基地认定细则》标准筹建,经过江西省卫计委审核批准,直属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学教育处直接领导。本基地设立了基地负责人和教学主任,下设有教学秘书具体负责制订规范化培训人员培训计划,包括临床科室轮转协调、医学检验科亚专业轮转安排工作。本基地设立了临床血液体液、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和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五个亚专业,同时各亚专业设立一名亚专业负责人,负责本亚专业规范化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和确定带教老师,监督带教老师的带教工作。规培人员的临床规培由科学教育处统一安排,轮转规培科室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血液科和肾内科。
2规培导师选拔及学生录取
按照江西省卫计委的要求及南昌大学医-🔥js1996注册登录规定,本基地从2011年开始规培导师的选拔。按照个人申请、组织专家评选、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原则上应该是本基地的高级职称人员,招收专业硕士则需硕士研究生导师。所申请人员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10年以上,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具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了解本学科的技术新进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外语水平较好,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期刊。医院根据申请人的情况,组织省内专家按照职称、论文、课题、工作及教学经验从具有规培资格证书的老师进行综合评选,每个专业组选取2-3位均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导师。我院招收的规培生包括医学检验本科专业毕业生及医学检验专业硕士学生。学生的录取采用个人申请,参与国家同一考试及面试,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
1“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双重身份的权重
研究生教育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理论素养,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符合临床医师要求的临床实践能力及医学素养,即“理论、技能、人文”三大住院医师核心能力,两者的出发点有所不同[5]。不可避免的是部分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临床轮转期间还要根据各自导师安排兼顾临床研究甚至是基础研究,在时间上会发生较大冲突。再加上核医学知晓率有限,部分学生对核医学专业不了解,在规培期间部分担负科研任务的专科硕士研究生会直接将核医学科轮转的部分时间用在科研上,进而导致其核医学科轮转学习不认真甚至失去轮转学习的机会。两种身份间的定位比较模糊。因此,在实践操作中,带教老师们可将各专业内容与核医学内容相互融合,引导研究生们从核医学角度去发现新的问题,挖掘新的研究思路,为他们开辟一条新的科研之路。在保证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轮转计划的要求下,也保证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使其在有限的3年时间内,于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找准平衡点,全面提升临床实践能力与科研水平。如内分泌科学生可以将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的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作为研究思路;心内科学生可以试图从心肌血流灌注显像中去挖掘新的研究内容。
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带教理念有待转变
上述内容中提及的“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双重身份的定位,与导师的带教理念有着紧密的关系。在过去十几年传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同质化”培养的问题。目前中国的医疗环境评价机制中,科研成果占了较大的权重,研究生水平的高低几乎以科研能力决定[6]。因此很多专业学位导师可能还沿用以往传统的带教方式,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对核医学的了解不够到位,认为其在医疗过程中的地位无足轻重,故在此期间占用部分时间来用于科研,忽视了从不同角度来培养专业型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导师在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在临床轮转期间多思考、多发现,激励学生多与自己交流及反馈意见,可以轮转期间任一科室中发现的与自身所学内容相融合的临床问题为研究方向,尽量做到从临床实践转化到临床研究,再将临床研究应用到临床实践,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转化。
3培训方案过于笼统,缺乏个体化体现
不论是属于何类二级学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核医学科的轮转时间均为1个月,特别是对于与核医学科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分泌科及普外科等科室而言,这样的安排略欠妥当。如对于内分泌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其需要了解涉及的内容包括门诊、住院病房、显像及功能检查等。主要包括:第一,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辅助用药种类,以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与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各自的优缺点及相应的治疗前准备与后期随访问题。第二,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甲状腺平面显像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应的注意事项。第三,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用药的异同。了解上述内容后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会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但若时间与仅要求对核医学内容略有知晓的神经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一样的话,其能掌握的知识必定有限,了解的深度也仅限于表面,不够透彻。因此可制订个性化的轮转计划,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出现,适当延长与核医学科联系相对紧密的部分科室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轮转时间,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核医学的理解度,于未来的医学实践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4学生学习积极性欠佳